中央八项规定,对招商干部来说是标尺,不是枷锁

2025-07-18 09:25

招商引资,既要守规矩,更要会作为。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红线,必须遵守。

招商工作,跟企业打交道、建信任,不接触,显然行不通。

前段时间,看到两个案例:

荣昌区委书记自掏腰包请客吃饭;江苏淮安干部创新审批被容错免责。

这都说明,合规的交往不是“越界”,而是招商的必要环节。

实际上,反映的是正确的招商引资价值观。

01 合规交往 不越底线

中央八项规定再落地,已成为招商干部心中标尺。

前不久,“以茶话友会招商”的活动结束后,发现伴手礼都原封不动的摆在桌子上。

这是常态,而非个例。

有企业谈到,政府前来调研考察的时候,本来想安排住宿,菜单也反复核实过是家常菜标准,最后也都被婉拒了。

还听到,有干部和企业交流后,一起吃了一碗面,事后主动反思并提交了说明。

外出参加活动,更要严格履行邀请函和审批报备程序,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事由,都要清晰明确。

制度笼子越扎越紧,换来的是“做事先看规矩”的行动自觉,更是互信互利的政商环境。

然而,政策上传下达,在层层落实中,一些地方出现了理解偏差和过度加码的现象。

有的地方,对“聚餐”过于敏感,无论性质、规模、对象,一律严控。

更有甚者,要求公职人员下班后随时接受血液酒精抽检。

这种“宁严勿宽”的倾向,看似严守纪律,实则偏离了中央精神的本意,更捆住了招商干部本该有的积极作为。

在各种约束下,重庆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的行动给出了答案:

在合规场所,自掏腰包,请客吃饭。

中央八项规定禁止的是违规吃喝,而非必要的、规范的商务交往。

招商引资,本质在于跟企业建立信任、促成合作,而与人打交道,难免涉及吃住行等日常交往。

一杯清茶、一顿合规的工作简餐,也许正是了解企业诉求、碰撞合作火花、推动项目落地的有效场景。

当前,各地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先人一步触达企业,建立信任,至关重要。

疏离,不交往、看似守住了“规矩”,实则可能错失合作机遇。

唯有把握好合规的尺度,在真诚交往中建立信任,才能让招商工作既有纪律性,又有实效性。

02 容错纠错 灵活变通

最近,江苏淮安一干部被容错免责,并晋升三级科员。

这一新闻不断刷屏,不少人质疑,违规了还能晋升?

但深入了解后发现,他的做法,使项目提前三个月开工,为企业节省成本200余万元。

其主要目的是,推动项目进展、服务企业,且企业后续及时补全了材料,未造成实质损害。

这也精准刺中了招商干部的痛点:面对项目落地的迫切需求,我们是该墨守成规,还是敢于在规则框架内创新作为?

跟企业交往,分寸感太重要了。

事实上,各地政商交往的边界正日益清晰化、规范化。

广州、云南、安徽等地相继出台政商交往行为指引,“确有必要的,可按有关规定安排商务宴请。”

我们看到,这份政商交往行为指引,不是搞“纪律松绑”,重在规定与企业交往不搞“一刀切”。

招商干部别被条条框框捆住手脚,该服务的时候就要顶上,不影响项目合规性,就可以想办法变通。

在工作中,关键要在“高效服务”与“廉洁自律”之间找到黄金平衡点。

“容错”核心是“容缺”而非“容错”。

信任企业,让项目跑起来,后续更要严把关,材料必须补齐。

哪些企业值得信任?哪些环节可以灵活处理? 心中要做到有数。

在关键时刻用对政策、用活政策,既守住廉洁底线又让企业感受到诚意,才是真吸引力。 

比如,企业遇到审批瓶颈,不是一句“按规定来”就打发了,而是帮着想办法:这个环节能不能并联审批?那个材料能不能线上补交?

在规则框架内寻找最优路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追着进度解难题。

企业感受到地方推进项目的决心与效率,自然会更信任地方。

03 公平招商 回归价值

中央八项规定,绝非限制,而是引导招商回归本质的导航仪:比拼区域真正的价值。

近两年,反对“内卷式招商”不断被提起。

不少地方招商心切,陷入误区,不顾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盲目追着风口跑。

招引来的企业如“候鸟”搬来了又走,不仅没有给地方形成长远的发展动能,反而还浪费了资源。

还有一些地方,为了招引企业,一味比拼谁的政策更“优惠”,企业需要什么就给什么,甚至满足了部分企业的不当诉求。

这看似热情,实则是招商引资价值观的扭曲,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基本逻辑。

最优的投资环境,不是地方政府不计成本、无条件地满足企业的一切需求,而在于坚守公平竞争的底线,在合规的接待中表达真诚务实的态度。

这表明,正确的招商引资价值观在公平竞争下,要拒绝无原则的“超常优惠”,营造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竞技场,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规则透明、执行有力。

招商干部要满足企业的合理需求,深入企业一线,倾听真实痛点,简化流程、打通项目落地梗阻与生产经营堵点,摒弃形式主义与资源浪费。

江苏淮安的案例引发热议,恰恰反映了容错纠错机制完善落实的迫切要求。

因此,必须加快构建并完善招商领域的容错纠错与澄清保护机制,让真心话被听见、被重视,让真问题被看见、被解决。  

当招商干部不用担心“多做多错”,才敢啃硬骨头,才能更有动力去落实工作,在招商岗位上积极作为。

中央八项规定,正是新形势下招商工作校准仪与助推器。

一个地方如果做到公平竞争、办事高效,企业自然愿意来、来了不想走、甚至成为地方的宣传大使。

来源:招商网络

展开
订阅招商网络邮件周刊,每周行业资讯,最新政策信息、项目信息为您推送

全部

招商资讯

载体信息

产业园区

优惠政策

研究报告

项目播报

订阅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产业扶持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