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简介

中文名称

临翔区

外文名称

Linxiang District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云南省临沧市

电话区号

0883

邮政区码

677000

地理位置

云南省临沧市

面积

2652平方公里

人口

32万(2012年)

方言

西南方言

气候条件

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云S

著名人物

彭桂萼、丘廷和

行政代码

530902

机场

临沧市机场

火车站

临沧火车站(在建)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地处滇西南,曾名勐缅、缅宁、临沧。2003年12月26日,撤销临沧县设立临翔区,2004年10月18日正式更名。临翔区是临沧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辖7乡1镇2个街道办事处,93个村民委员会,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8万人,面积2652平方公里。临翔区 - 行政区划蚂蚁堆乡位于临沧城北部,(解放初期曾以驿亭乡命名),全乡土地面积426平方公里,东、西、北与云县大寨、茶房、幸福、头道水4乡镇接壤,南与忙畔街道、章驮乡为邻。南汀河从南向北穿境而过,国道“214”线由北向南全线贯通,乡政府驻地距城28公里,东经100°04′,北纬24°05′,解放前,是云县和临翔区人行,马驮来往的交通要道,来往客商常在此歇息,成为货物堆放的驿站,后因驿、蚁音近,演变为今。辖区内有14个村民委员会,188个村民小组,168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32225人,耕地面积53387亩。 临翔区地处临沧市政府驻地,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与怒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上,紧靠澜沧江沿岸,位于东经99°49′至100°26′,北纬23°29′至24°16′之间,东与景谷傣族彝族拉祜族自治县接壤,南与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接壤,西与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相连,北与云县交界,东西横距55公里,南北纵距83公里。临翔区原名临沧县,2004年10月18日撤县设区更名为临沧市临翔区。临翔区总面积26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5万亩,辖7乡1镇、2个街道,93个村,9个社区,28.2万人口。7乡1镇2个街道分别是:蚂蚁堆乡、章驮乡、南美乡、忙畔街道、凤翔街道、博尚镇、圈内乡、马台乡、邦东乡、平村乡。凤翔街道在土司制时期仅是被原始森林覆盖的小街镇。到民国初年曾分为太平镇和太和镇,解放以后曾有过四次变更,1954年7月凤翔镇更名为城关镇,1961年又分为城区和城关镇,1986年8月恢复凤翔镇名称,1987年11月区乡体制改革,城区公社与凤翔镇合并为凤翔镇。2005年11月1日设凤翔街道办事处。凤翔街道地处市、区政府所在地,位于澜沧江西侧,东经100°05′,北纬23°52′,北连忙畔街道,东接马台乡,南与博尚镇接壤,西与章驮乡毗邻。海拔1450米,土地面积1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82亩,辖区内有10个村民委员会和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2个自然村,76个村民小组。全街道总人口82750人,街道办事处设白塔路101号。居住着汉、傣、彝、拉祜等多种民族。辖区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布局合理,具有商家理想的投资环境。忙畔街道位于临沧城北郊,东经100°06′,北纬23°55′,街道办事处所在地距区政府4.5公里,东与邦东乡、马台乡毗邻,南接凤翔街道,西连章驮乡。北与蚂蚁堆乡接壤,土地面积263平方公里,辖区内有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5个村民委员会,159个村民小组,65个自然村。全街道总人口32476人,耕地面积22302亩。忙畔乡是1987年全国农村体制改革正式命名的,其前身经历了6个历史阶段:1965年以前忙畔属我区第三区(即城区)的一部份,1966年成立了大文公社,1970年更名为胜利公社,1981年改名为忙畔乡人民公社,1983年按照体制改革的要求,改名为忙畔区公所,1987年成立忙畔乡人民政府。2005年11月1日设忙畔街道办事处。忙畔街道在临翔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美好的发展情景。章驮乡位于临翔区城西北部,现乡政府机关驻地距临沧城28公里,省道临耿线穿境而过,是通往云县、耿马及缅甸的重要通道。全乡土地面积21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9个村民委员会,109个村民小组,56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19514人,耕地面积26258亩。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是临翔区煤炭主要生产基地,锗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一,是一个开发潜力较大的山区乡。南美拉祜族乡成立于1987年12月,地处临翔区城西部的偏僻高寒山区,距城48公里,全乡土地面积11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4个村民委员会,33个村民小组,28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4489人,耕地面积13328亩。博尚镇位于临翔区以南,“214”国道穿该镇中心,东与原那招乡接壤,南与圈内乡毗邻,西与双江县勐库镇交界,北与章驮乡和凤翔镇相连。临沧机场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博尚镇是南汀河发源地,南北长35公里,东西11公里,博尚镇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傣族、拉祜族、彝族、白族、回族、佤族、布朗族等多民族杂居的城镇。2005年11月1日撤销那招乡并入博尚镇。土地面积337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9村民委员会,102个村民小组,90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36598人,耕地面积53283亩。博尚镇是临翔区的主要油菜基地之一。圈内乡位于临沧城南部,距临沧城41公里,距临沧机场21公里,国道214线和323线穿乡而过,境内建有临翔区晶鑫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数十户私营企业。全乡土地面积308平方公里,东与平村乡及普洱市景谷县隔江相望,西南与双江县接壤,北与博尚镇毗邻。辖区内有11个村民委员会,145个村民小组,90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30023人,耕地面积68587亩。马台乡位于临翔区境东部澜沧江畔,东与平村乡隔江相望,南与原那招乡相邻,西与凤翔街道、忙畔街道接壤,北与邦东乡毗连,全乡土地面积289平方公里,辖区内有9个村民委员会,122个村民小组,223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23867人,耕地面积31745亩。邦东乡位于临翔区城东面,距城64公里,东与普洱市镇沅、景东两县隔江相望,北与云县大朝山西镇接壤,西与忙畔街道、马台乡毗邻。全乡土地面积217平方公里,辖区内有7个村民委员会,67个村民小组,67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13646人,耕地面积18151亩。平村乡土地面积297平方公里,辖区内有5个村民委员会,63个村民小组,59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8398人,耕地面积26510亩。临翔区 - 历史沿革2000年,临沧县辖2个镇、9个乡:凤翔镇、博尚镇、蚂蚁堆乡、章驮乡、南美拉祜族乡、忙畔乡、邦东乡、马台乡、那招乡、平村彝族傣族乡、圈内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8516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风翔镇 88205 博尚镇 27643 忙畔乡 35507 南美乡 4386 蚂蚁堆乡 29849 章驮乡 19642 那招乡 7836 圈内乡 28093 马台乡 22834 邦东乡 12444 平村乡 87242003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36号)撤销临沧地区,设立地级临沧市:(1)撤销临沧地区和临沧县,设立地级临沧市。(2)临沧市设立临翔区,以原临沧县的行政区域为临翔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凤翔镇南塘街。2005年,临翔区撤销那招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博尚镇,博尚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凤翔镇和忙畔乡,分别改设凤翔和忙畔街道办事处。临翔区 - 资源气候资源富集,潜力巨大。境内矿产资源及水能资源的储量和开发潜力巨大。目前已勘明的矿产资源有锗煤、硅藻土、高岭土、铜、铅、锌等16种53个矿属,其中锗煤储量达1390.7万吨,品位居全国之首;高岭土储量达1018万吨,品位在全国闻名,有中国第一土之称;水利资源丰富,有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有大小河流48条,水能蕴藏量93.29万千瓦,具有较好的中小型水电开发潜力和价值。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全区森林面积达23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0%;年平均降雨量1161.8mm,平均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6.8℃-17.9℃,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有“亚洲恒温城”之称。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特点,适宜于优质生态农作物的生长,已建成茶叶、油菜、蔗糖、烤烟、泡核桃、畜牧业等产业基地,是全国茶叶原产地之一,也是云南省油菜籽的重要产地。生物药业发展前景看好。临翔区 - 区位交通交通便捷,区位优越。临翔距省会昆明598公里,国道214线和323线穿境而过,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临沧机场每天有航班飞往昆明、大理和思茅。随着糯扎渡电站建成后澜沧江航运开通,又可与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水路相通,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的前沿阵地。临翔区 - 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按照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的目标,临翔区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大气魄的思路建设临沧城。目前,城市建成面积已达11.6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34.86%。一个规划到位、功能配套。青山环抱、绿水长流,文明、开放、和谐、发展的城市新形象已显现出来。临翔区 - 经济发展政策优惠,商机无限。招商引资是临翔区发展第一要务,全区山下牢固树立“招商无小事、人人是环境、诚信打动人”的理念,着力打造招商引资环境,把诚实守信和高效服务作为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工作重点,制定了土地、税收、工商等各项优惠政策。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个领导挂帅,一个专班负责,一个会议协调,一个文件签总,一个中心跟踪”的模式,为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30个,引进资金6.8忆元。经济发展,增势强劲。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8938万元,增长12.4%;区域内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200万元,增长38.18%;实现财政收入8350万元,增长15.73%,贷款余额343380万元,增长15.0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606元,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32元,增长8.5%。临翔区 - 发展思路宏伟蓝图,美好未来。临翔区“十一五”发展思路是:按照“三带一中心”(中部沿线经济带、东部沿江经济带、西部沿山经济带、临沧中心城市)的产业布局,围绕一个主题(加快发展),发挥两大优势(中心城市区位优势、矿产资源优势),突破三大瓶劲(交通、水利、科教),突破四大战略重点(城市立区、工业强区、开放活区、产业富区),培育发展五大产业(现代服务业、矿电业、林产品加工业、生物药业、文化旅游业),巩固提升六大产业(畜牧、茶叶、蔗糖、烤烟、油菜、林果),稳步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把临翔区建设成为昆明通往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上的商贸物流集散地、佤族文化和茶文化荟萃之地,滇西南地区生态环境优美、最适宜人居住创业、辐射功能强劲的次区域中心城市。临翔,一个美丽、富饶、充满生机的地方。丰富的自然资源,璀璨的多元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是临翔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地,也是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来投资的一大优势。勤劳质朴、热情好客的临翔人民将以豁达的胸怀、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优质的服务诚邀国内外有识之士前来考察观光、投资开发、共谋发展。临翔区 - 地方特色提起红豆之乡平村,那地方简直就是一个神话。那里的风情,那里的文化,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平村傣族彝族乡位于临翔区东南部,距市区102公里,是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的民族乡。平村在历史上是景东土司和勐缅土司友好和睦相处的见证。据说,这块土地是景东土司和勐缅(今临翔区)土司联姻,景东土司把它陪嫁给女儿的嫁妆,人们把这片土地又称为姻脂地。约在400多年前,景东河东街陶府决意把“秧陶”姑娘嫁给勐缅土府(今临翔区)俸家。出嫁前陶母把女儿叫到身边,倾诉离情别意,并问女儿:“去得那么远,陪嫁给你金、银、珠宝,骡、马、牲口嫁妆好不好?!’女儿哭着说:“隔爹隔娘隔乡土那么远,女儿要一块晌午包今说的歇脚地)。”陶老爷说:就给她一块歇脚地,算作给她的一匹四脚马。就把平村这块濒临澜沧江和勐缅隔江相望,紧连景东、景谷,介于三县之间的土地作为陪嫁姑娘的姻脂地划给了勐缅。400多年来,一直归属临翔区管辖。从此,平村人民一代代传说着:“平村的外婆家是景东”。平村彝族性格开朗,热情大方,以勇敢吃苦勤劳为荣。这个民族用火般的热情给这片土地挥洒出绚丽的色彩。彝族是火的民族,彝族的骨子里是燃着火的。没有“火把节”就不能称为彝族。关于火把节的过法,似乎每一个彝区都有自己的一个庆祝方式,而平村的彝族也不例外。彝族火把节,节日期间,所有彝家人在黄昏时分,扶老携幼,手持火把,背着香面(用枯松树根、火药、香料等汇合制成),在自家田地间边唱边吼边撒香面火,以驱除邪魔,保护物产丰收。入夜,山寨篝火通红,人们成群结队地涌向舞场,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欢乐的舞圈中去。每跳完一段,便坐到火堆边喝几杯香醇的玉米酒。人山人海,欢声雷动,男女青年则通宵达旦地唱歌跳舞。彝族的勤劳以抢新水为证。大年初一的这一天,是抢水最隆重的一天,每家每户总是希望自家的人最早一个来到寨边的水井担水。公鸡刚叫头遍,所有的男性青壮年都立刻起床,手持火把,肩挑竹筒,往水井方向奔跑,老人、小孩、妇女则在路两旁击鼓,吼声震天,象征彝家人的辛勤富裕的生活。摸黑脸是彝族有趣的习俗。每年四、五月份的栽秧季节,彝族寨子都要相互请工帮忙栽秧,就在栽完秧回归的路途中。男女老少把早已准备好的渗有油腻的黑灰拿出互相赛抹,抹得越多越黑就越好。一个个被抹得只见两只眼睛的男女老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由得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时常还有被抹得不成人样的姑娘们不服气那些被抹得少的小伙子,她们便会吆喝着一齐拥上,抹得小伙子们狼狈不堪,跪地求饶还不行,非抹得面目全非才停止“攻击”,这种情景让每个人都开心极了。摸黑脸当地彝族人称之为“糊仓底”,抹得越多越黑就越好,就预示着那家人来年粮食一定饱满丰收。平村的傣族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主要田心。泼水节实为傣族的新年,是傣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泼水节表演能给人以艺术享受,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到了泼水节,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一清早采绿叶到佛寺供奉,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洗尘。“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男女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象征着甜蜜的爱情。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同时,泼水节也是平村傣族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缝成正方形的小包,里面装满棉花籽之类的包心,四角绣上装饰的花边。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丢包时,男女青年各自有意识地同自己喜爱的人对丢。你丢我接,眼睛随着丢包深情地注视着对方。不少人通过这种活动,找到了自己情投意合的心上人。平村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从七八岁的娃娃到六七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傣族最兴抢亲。姑娘出嫁前许多“小卟哨”(小姑娘)伙伴把她团团的围护着。男方事先按约好相当数量的“卟冒”(小伙子)到女家抢亲,小伙子要进到房内把“小卟哨”一个个拖出去,最后亲长把姑娘护送或背出门给男家。出门时要打伞,胸前挂明镜。据说可射邪气。现在那一带仍传承着这种习俗。

载体资源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产业扶持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