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简介

勐海县 - 概述勐海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南邻缅甸。总面积5511平方千米。总人口32.73万人(2006年),有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回族、佤族、汉族等23个民族。www.xzqh.org县人民政府驻地:勐海镇。邮编:666200代码:532822区号:0691。勐海县 - 行政区划勐海县辖6个镇、5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勐海镇、打洛镇、勐混镇、勐遮镇、勐满镇、勐阿镇、勐宋乡、勐往乡、格朗和哈尼族乡、布朗山布朗族乡、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黎明农场。勐海县 - 历史沿革勐海县勐海”系傣语,古名“勐咳”,意为丢失猎犬的平坝地方。傣族首领召孩征服土著民族后,改称“勐孩”,衍为“勐海”,意为勇敢的人住的平坝地方。“勐”意为“平坝”和“地区”。“海”一说意为“厉害”或“恶”,此说恐误。一说县内有湖,故名“海”。汉代前,隶属昆明、嵩部落,是“西南夷”的一部分。西汉,隶属益州郡。东汉光和年间,划归永昌郡。唐南诏时,隶银生节度。宋代属景陇王国,宋淳熙七年 (1180年),境内设九勐土司地。元代属彻里路军民总管府。明属车里宣慰使司,明隆庆四年(1570年),宣慰使召应勐将辖区划为十二版纳,本县境内设四个版纳。清朝,沿袭明制。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境内重置九勐土司地。民国元年(1912年),改设勐海、勐遮、勐混3个区。民国二年(1913 年),置第三区行政分局,属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境内设勐遮、勐混(实驻勐海)两个区。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区设佛海县、南峤县、宁江设治局,属普洱道。1950年2月17日,境内解放,3月置佛海县,属宁洱专区。1953年置版纳勐海,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州),1958年改为勐海县,1959 年勐遮县并入勐海县,属西双版纳自治州。(一说为:1929年设佛海县,1954年改版纳勐海,1960年改勐海县)1997年全县辖2镇、12乡。勐混乡面积255平方千米,人口2.38万。辖大河沟;景勐混、曼蚌、曼赛、曼扫、贺开、曼国6个村委会。勐宋乡面积492.6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迈迈、曼方、曼金、曼吕、蚌冈、三迈、糯有、大安、蚌囡、坝檬10个村委会。勐往乡面积488平方千米,人口1.3万。辖勐往、曼允、曼嘎、灰塘、坝散、曼冻、南果河7个村委会。勐阿拉祜族乡面积538.7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嘎洒、曼迈、南朗河、勐康、贺建、纳京、篾笆桥、纳丙8个村委会。勐满拉祜族哈尼族布朗族乡面积488平方千米,人口1.7万。辖城子、纳包、南达、班倒、帕迫、星火山、关双、幸福展8个村委会。勐冈哈尼族布朗族乡面积181.7平方千米,人口0.7万。辖拉八厅、曼令、南楞、曼冈4个村委会。格朗和哈尼族乡面积312平方千米,人口1.5万。辖苏湖、帕宫、南糯山、帕真、帕沙、黑龙潭6个村委会。西定哈尼族乡面积299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西定、东暖、东和、南弄、帕鼋、旧过、曼马、团结8个村委会。巴达布朗族哈尼族乡面积316平方千米,人口0.9万。辖曼来、章郎、曼佤、曼皮、曼迈兑5个村委会。布朗山布朗族乡面积1016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勐昂、班章、章家、曼囡、曼果、新鼋、结良、南温、曼桑7个村委会。勐海县2000年,勐海县辖2个镇、12个乡:象山镇、打洛镇、勐海乡、勐遮乡、勐混乡、勐宋乡、勐往乡、勐阿拉祜族乡、勐满拉祜族哈尼族布朗族乡、勐冈哈尼族布朗族乡、格朗和哈尼族乡、西定哈尼族乡、巴达布朗族哈尼族乡、布朗山布朗族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14068人,其中:象山镇 31280人、打洛镇 24897人、勐海乡 24500人、勐宋乡 21906人、勐阿乡 24897人、勐往乡 13701人、勐混乡 27114人、格朗和乡 15641人、布朗山乡 18358人、勐遮乡 60330人、勐满乡 19862人、西定乡 14137人、巴达乡 9957人、勐冈乡 7488人。2001年,全县辖2个镇、5个乡、7个民族乡:象山镇、打洛镇、勐遮乡 勐海乡、勐混乡、勐阿拉祜族镇、勐满拉祜族哈尼族布朗族镇、勐往乡、勐宋乡、西定哈尼族乡、格朗和哈尼族乡、巴达布朗族哈尼族乡、勐冈哈尼族布朗族乡、布朗山布朗族乡。2002年3月18日,省政府(云政复[2002]15号)批准:撤销勐海县象山镇、勐海乡,设立勐海镇,镇政府驻原象山镇政府驻地。3月20日,省政府(云政复[2002] 26号)批准:撤销勐海县勐冈哈尼族布朗族乡,将勐冈哈尼族布朗族乡曼令、南楞两个村委划归勐遮乡管辖,将曼冈、拉巴厅两个村委划归勐混乡管辖。7月23 日,省政府批准:勐混乡撤乡设镇。8月12日,省政府批准:撤销勐遮乡、勐满拉祜族布朗族乡、勐阿拉祜族乡,分别设立勐遮镇、勐满镇和勐阿镇。2003年,勐海县辖6个镇,6个乡:打洛镇、勐海镇、勐混镇、勐遮镇、勐阿镇、勐满镇、勐往乡、勐宋乡、格朗和哈尼族乡、布朗山布朗族乡、西定哈尼族乡、巴达布朗族哈尼族乡。下设个85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社区。全县总人口为29.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8万人,农业人口24.9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5.56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2004年9月30日,省政府(云政复[2004]95号)批准:勐海县撤销西定哈尼族乡和巴达哈尼族布朗族乡,合并设立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新设立的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管辖原来西定哈尼族乡和巴达哈尼布朗族乡的行政区域,隶属关系不变,乡政府驻原西定哈尼族乡政府驻地。勐海县 - 地理气候勐海县勐海地处怒山山脉向南延伸的余脉部,属滇西南山原地貌区的西南边缘。境内山峰、丘陵、平坝相互交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四周高峻,中部平缓。最高点在县境东部勐宋乡的滑竹梁子主峰,海拔2429米,属州内第一高峰。最低点为县境西南的南桔河与南览河交汇处,海拔535米。有大小河流159条,总流长 1832.3公里,属澜沧江水系。有大小盆地(坝子)15个,5万亩以上的有勐阿、勐海、勐混、勐遮4个,其中勐遮坝23万亩,是西双版纳州最大的盆地,是水稻、甘蔗、鱼类主产地。打洛、勐板、勐往、勐满4个热区盆地盛产橡胶。属热带、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依海拔高低可分为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7℃,年均日照2088小时,年均降雨量1341毫米,全年有霜期32天左右,雾多是勐海坝区的特点,平均每年雾日107.5~160.2天。勐海县 - 经济发展勐海县经济与社会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勐海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缓慢。1978年后,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0.91亿元,比1952年、1980年分别增长58.7倍和6.06倍;工农业总产值10.09亿元,比1952年、1980年分别增长了55.6倍和32.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477万元;人均占有粮食526公斤;各项存款余额16.3亿元。产业结构结构趋向合理,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由1995年的45: 27:28调整为2003年的40:19:41。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2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 亿元;集市贸易成交额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1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4平方米。电视、摩托等一批高档消费用品进入广大农民家庭,有 3.07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农业 1949年,勐海县农业总产值2364万元。1956年,开展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和山区直接过渡,废除封建领主制,解放了生产力。1980年9月,勐海县率先在全州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当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就达1.16万元;粮食总产量9.77万吨,平均亩产189公斤。90年代后,通过结构调整,形成以粮、茶、蔗为骨干产业,畜牧、水产、蔬菜、水果等全面发展的格局。改革开放后的24年间,农业总产值连年以6.41%的平均速度增长。被国家列为商品粮生产基地县、茶叶出口基地县、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电脑农业示范区、糖料生产基地县和农业机械化示范县,被省列为养牛综示区、良种猪综示区。200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6.7亿元;粮食面积44.6万亩,产粮13.1万吨,孔雀牌“201”、 “408”、“502”优质米享誉省内外;茶叶面积21.5万亩,产茶8202吨;甘蔗面积24.5万亩,产蔗120.6万吨;蔬菜面积8.0万亩,产菜 3.2万吨;生猪存栏17.2万头,肥猪出栏8.6万头;大牲畜存栏8.3万头,牛肉产量0.123万吨;水产品399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8.9亿元,乡镇企业总收入2.49亿元。勐海县工业新中国成立初期,仅以制茶为大宗,另有制樟脑、纺织、造纸、制伞、制陶、铁农具、银饰品加工等作坊。到2003年,已建成制茶、制糖、制樟、采煤、发电、建材、食品加工等工业门类,全县工业总产值3.4亿元,分别比1952年、1980年增长736倍和11.2倍。主要工业产品中,食糖12.95万吨,精制茶1861吨,发电量10326万千瓦小时,原煤0.5万吨,黄金113.88公斤。勐海茶厂生产的产品先后获国优、部优、省优奖38个,普洱茶、红茶为重要品牌,“红碎一号”曾获国优银质奖,“七子饼”荣获全国保健产品“金鹤奖”。该厂已形成集种植、原料采购、成品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企业,产品有红茶、绿茶、普洱茶、紧压茶4大类107个花色品种,年生产规模7500吨。勐阿糖厂生产的“甘林牌”白糖多次荣获省部级奖,产品畅销四川、贵州、江苏等省市,出口缅甸、老挝、俄罗斯等国家,1996~2000年,实现利润居全省同行业首位。旅游、边贸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和旅游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特点,以打洛口岸为切入点和带动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进行对外开放,促进旅游业的发展。2003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47亿元,其中办证出境游客14.8万人次;实现边贸总额3.88亿元,边境经济技术合作700万元,边民互市2.1亿元,边境小额贸易1.4亿元。在中缅经济合作中,勐海县帮助缅甸第四特区以茶、粮、蔗、橡胶等经济作物及商贸、旅游替代罂粟种植,创造了绿色禁毒工程—替代种植“勐海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增进了中缅友谊和合作,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勐海县社会事业 2003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8所,其中:普通中学18所,职业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小学194所,幼儿园3所;有教职工 2928人,在校学生4.99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56%,巩固率99.15%,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医药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县、乡、村三级医疗防疫保健网建设得到了加强,各类医疗机构中,县属卫生单位17个,乡镇卫生院10个,拥有病床654张,每千人拥有2.2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581人,其中正高职1人,副高职4人,中职74人,乡村医生302人;各种传染病已下降至431.55/10万,疟疾发病率由1953年的12110.65/10 万降至2003年的4.87/10万,全县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计划生育工作完善了县、乡、村、社网络建设,2003年,全县计划生育率达91.3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7‰。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0%,1997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县”,“九五”期间,科技投入累计439万元,获科技奖39项。有图书室41个,藏书量4.6万册;有专业文化工作者84人,固定表演厅(场)30个,各种文化娱乐场所30个,业余文艺演出队134支。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全县12个乡(镇)已有11个乡(镇)达到“云南体育先进乡镇”。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2.7%和90.5%。勐海县 - 民族文化境内的傣、哈尼、拉祜、布朗等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民族风情浓郁。傣族的“泼水节”、哈尼族的“嘎汤帕节”、拉祜族的“拉祜扩塔节”、布朗族的“桑堪比迈节”集中展示了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文化。境内佛教壁画贮量丰富,工艺美术风格独特:贝叶文化博大精深,研究工作亟待开展。傣族赞哈、古乐、绘画,布朗族情歌弹唱,拉祜族芦笙舞,哈尼族的彩茶舞,让人耳目一新、余味深长。在浩瀚的民间音乐、舞蹈、曲艺中,初步搜集整理了傣、哈尼、拉祜、布朗等民族的民间舞蹈11个种类、63套跳法,舞曲、打击乐谱32首。佛塔、佛寺蕴含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是中国艺术园中的奇葩。杆栏式建筑,全国独树一帜。勐海县 - 地方特色特色食品西双版纳的民族风味食品独具特色,特别是傣族风味自成体系,基本的烹饪方法是烤、炸、蒸、剁、腌,很少炒菜;味道特点是:香、脆、酸、辣、鲜,中外游客都感觉十分可口。西双版纳的特产,则以热带、亚热带植物、水果、药材为主。主要的风味食品有:傣族的香茅草烤鱼、香茅草包蒸鸡、炸牛皮、酸笋煮鸡、菠萝紫米饭、黄蚂蚁蛋、酸笋煮螺蛳、油炸青苔、腌牛筋等;哈尼族的有:竹筒烧肉、鸡肉稀饭等;布朗族的有:包烧鲜鱿、卵石鲜鱼汤等。普洱茶地方特产普洱茶、七子饼茶,均为绿茶,产于勐海县。普耳茶为历代贡品,云南名茶。茶味醇厚爽口,香气浓郁。各土杂店均可买到。“雨林牌”血竭,用西双版纳珍贵的龙血树,加工成的名优新药,对跌打损伤、伤筋出血及妇科、风湿等症有特效。药用植物园及各药店均可买到。各种热带水果,香蕉、芭蕉、芒果、菠萝、龙眼、菠萝蜜、荔枝、西番莲、木瓜、番石榴等,遍街都有出售。特色菜肴香茅草烤鱼,从味名菜。鲜鱼洗净去鳞,从鱼背剖天掏去肚杂,放入葱、姜、芫荽、辣椒、盐等,用香茅草捆好,抹上猪油用炭火烘烤。鱼肉鲜嫩酥脆,吃来有一股香茅草的清香。酸笋煮鸡(或鱼、肉),傣族典型菜肴。将酸笋漂去酸味,与鸡同煮,另将葱姜、芫荽,辣椒等炒熟,待鸡肉煮熟倒入回一下锅,即可食用。其味酸辣爽口。叶包蒸肉(或鸡),将肉剁细,放入葱、姜、芫荽、辣椒、花椒、盐等,腌半小时后用芭蕉叶包好蒸熟食用。香竹饭。将糯米放入香竹筒内,泡十数分钟,用火烘烤而成。吃时将竹筒一剖两半,其味香气四溢,软糯可口。油炸青苔,在石板上晒干的青苔,用油煎熟食用,其味清香无比,可清凉解毒。炸牛皮,将牛皮煮熟,切成小块晒干,放入油锅,牛皮变黄、炸泡,即可食用。番茄喃咪。也就是番茄酱,将番茄烧熟去皮,与葱、姜、芫荽、辣椒、盐一齐捣碎研茸,即可食用。其味酸辣清香,开胃助食。鸡肉稀饭,哈尼族传统佳肴。将鸡肉洗净剁细,与米同煮,并加适量姜末、辣椒、八角面、草果面、猪油、盐,熬至米烂肉熟成稠状后食用。可当饭又可作菜。以上特色风味食品在傣味一条街均可品尝。其他饭馆、酒店亦有供应。

中文名称

勐海县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

勐海镇、打洛镇等6镇5乡

政府驻地

勐海镇

电话区号

0691

邮政区码

666200

地理位置

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

查看更多信息

获取投资政策
一键获取
来自选哪儿数据中心
资讯中心
招商机构
产业园区
政府机构
载体资源
投资咨询

投资反馈

咨询热线:400-168-6016

留言咨询

姓名

手机号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产业扶持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
  • 关闭

    扫码快速认领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扫码快速加入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扫码快速加入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扫码快速认领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